在沙漠地区能够见到的两栖类动物,主要是蟾蜍。在美国亚历桑那州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锄足蜡。每一只锄足蟾的后足上,都有一个突起的角质,作为挖掘用的工具。由于降雨之后,沙土比较疏松,锄足蟾就可以利用强有力的后肢,在雨后挖一个大约30厘米深的洞。钻进洞里去以后,它们的皮肤就变得很硬而且不透水,只留下一些非常小的气孔,以保证呼吸的最低需要。身体的周围还有它分泌的胶状物质,大大减少了水分的丧失。能量消耗也降低到最低限度,不需要吃东西,因此由呼吸和消化造成的水分损失,也就能降到最低限。
锄足蟾的休眠时间,一般会延续八至九个月。当沙漠上再次下雨时候,这些锄足蟾的皮肤很快就会变软,并且能够开始运动。它们首先从洞中出来,然后来到最近的,临时性水洼里。雄蟾们就开始大声的呜叫,像大合唱一样,来吸引雌蟾蜍,雌蟾蜍们很快也就来到这里。经过一番迅速的求爱之后,雌蟾蜍就开始产卵了,产出来的卵都包在透明的、像胶一样的细长细长的卵带中,卵是黑色的,一粒一粒地在卵带中排列得很整齐。紧接着,抱在雌蟾蜍背上的雄蟾蜍,也会把精液产在水中,这样整个受精过程就在水里完成了。在此之后,完成了使命的蟾蜍们就开始四处找食,积蓄能量,准备再次将自己埋在洞里,等待下一个繁殖季节里再次降临的雨水。不过遗憾的是,它们中间有不少恐怕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锄足蟾产在水洼里的卵,也发育得特别快,比热带地区的任何其它两栖类动物都要快。往往在产了卵的三天之后,水洼里就会出现了数也数不清的大头、长尾的蝌蚪。虽然,它们并不是这些水洼里的唯一生物,但是它们那惊人的数目, 已足以主宰这些水洼世界了。
锄足蟾
锄足蟾
锄足蟾
锄足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