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改造利用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围绕着“改造利用沙漠”这个目标,解决干旱沙区居民生存条件的各种计划中,多半采取了同样的一个手段,即开辟水源。因为在干旱沙漠地区进行农业型生产活动离不开淡水,就像经典名著中概括的那样,“粮食不是用土地,而是用水生产出来的”,“哪里有了水,哪里就有生命”。给沙漠补充短缺的水成为本世纪以来,人们复活沙漠地区生机的主要药方。
      改造天然水的分布格局,跨区域向沙漠地区调水,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等是各种计划中经常讨论的方案。美国宏大工程协会会长菲·多比特森提出,用大口径塑料管把法国的河水,通过地中海海底引到阿尔及利亚,估计总工程费用300亿美元。摩洛哥有人则提出“和平管道输水构想”,企图将摩洛哥境内流入地中海的河水,通过一条地下管道,经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约旦、伊拉克输送到沙特阿拉伯和海湾各国,每日供水600万立方米,总投资200亿美元。
      为解脱萨赫勒地区饱受干旱的折磨,有人策划修建从大西洋岸边毛里塔尼亚的首府努瓦克肖特起,经过提季克贾,穿越萨赫勒全区,在塞卢姆港处进入地中海的人工河。这条可以通航的人工河,总长6000千米,宽100米,深35米。1988年9月日本清水建设公司提出用200台水泵沿管道引海水的“大漠水网”计划,在沙漠中相隔150千米建设直径30千米、深20米、用2米厚的混握土围成的人工湖。湖中央部分堆起一个直径5千米的岛屿,辟为居住地。湖间用宽50米、深10米的河道相联,可以在水中养鱼为业。清水公司认为,建一个人工湖工期3年,注水需8个月。如果建7个人工湖和总长为1800千米的人工河道,应投资18万亿日元。
      其实,类似的策划思想,早在1935年就曾提出过。利用面积达90万平方千米的刚果盆地,通过把扎伊尔河截拦蓄水,形成巨大的人工海;利用水利工程,把乍得盆地变成另一个人工内诲;人工海的总面积将占据非洲本土总面积的10%。在北非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在19世纪亦有建立庞大“内海”的构想,造内海,把突尼斯的杰里德盐沼和阿尔及利亚的梅勒吉尔盐沼(低于海面31米)3万平方千米淹没在诲水中。1983年起,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两国领导人已决定成立“内海”设计研究会,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并研究集资方案。70年代中期前西德和美国的一批专家,建议埃及在阿拉曼和马特鲁两块绿洲之间,用原于定向爆破的方法修一条地中海一卡塔腊运河。1985年7月意大利向扎伊尔政府提交了一份设计书,计划将每年扎伊尔河水(总流量1900立方千米)的1立方千米,沿一条长2500千米的河道输往萨赫勒地区。
      目前,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两国正在研究把尼罗河水用管道从基纳送往延布的可能性。管道穿过红海。提出的方案铺设主输水干道936千米,日输水200万立方米,总投资47.5亿美元。当然在诸多“补水”方案中,也有日本人斋藤荣四郎和他的公司提出的用5000亿美元在沙漠中建造50个喜马拉雅山,用积雪来灌最撒哈拉沙漠等童话般的构想,但其中也有真刀真枪真干起来的案例,例如利比亚的“人造大河工程”。这项工程分五期实施,输水干道全长4200千米,计划护500万至700万立方米地下水到沿海地区,总投资270亿美元。1991年8月28日,第一期工程竣工,耗资33亿美元。人工河由内径为4米的水泥管组成,每节长7.5米,重8吨,埋放在7米深的土层中。为了完成这项工程,修建了两个水泥管预制厂,沿施工管线铺设万1500千米专用公路。全部工程完成后,计划用单臂式水车钟面灌溉18万公顷麦田,为200万只绵羊和20万头牛供水,年生产小麦75万吨,在利比亚的大地上特出现37000个面积为5公顷酌圆形田块,设想单产为每公顷4吨,这项工程被称为“世界奇迹”、“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利比亚先后共动员了相当于该国人三倍的1200万人次参加建设。有人预言,巨河计甥潜在的问题可能不反映在施工中,而会暴露在以后的运转中。
      为解决无水草场的供水,萨赫勒地区从60年代超斯普拉格从50年代起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联合国专家认为,俄国人制定的方案比较可行。卫星找出航道,遥控自动工作船与浮冰对接,“押送”浮冰按最佳速度前进。如果说在奉世纪能够制定出可行方案,实际应用操作大概是下个世纪的事了。
      在沙漠地区,不管用那种方式开辟的水源,用于发展农业型产业,往往既有成功的实例,亦同时伴有种种隐患和问题。人们常称道以色列以滴灌为主要方式的农业开发应当是当代沙漠开发成功的实例。但更多的是开垦后的喜悦与随后带来的问题并存。沙漠地区的农业型开发,多半是利用找到的水源种植小麦、棉花、蔬菜等作物。在这方面,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农业”开发活动是耐人寻味的。1975年,沙特阿拉伯仅有6000公顷农田,全国自产小麦不足3000吨。1992年农田扩大到248万公顷,年产小麦386万吨,农产品不但实现了自给,还将剩余小麦销往4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第六小麦出口大国。为了此项计划,1970年到1985年,沙特阿拉伯政府免费分配了71万公顷土地,农业银行发放了10年到15年的无息贷款和援助(25年内合计93亿美元)。仅在1980年~1985年的农业发展计划中,政府的直接农业预算为23亿美元。此外,还有水力资源开发预算120亿美元,兴建粮仓10亿美元,农业区市政建设款200亿美元。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种子、化肥可得到50%的补贴和优惠贷款。1992年沙特阿拉伯生产了价值50.7亿美元的粮食,每吨小麦的价值为1300美元。有人逐月查询了1993年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小麦价格,按照最高价计,每吨149.6美元。据报道,沙特阿拉伯在1980年的政府政策中规定,农民每收获1吨小麦,政府提供1100美元补贴。难怪此后,不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游牧民都开始经营农场,中产阶级也开始购买国有农业公司的股票,从国家补贴中获利。这样,沙特阿拉伯小麦产量迅速成倍增长。1983年沙特阿拉伯政府把小麦的补贴减到每吨567美元,但对人民依然有巨大的吸引力。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农业是用昂贵的资金换来的,足见其推广范围是很有限的了。
      自然界是一个多维联系的庞杂的生命有机体,多种因果关系交织叠加。当人类活动干预自然界后,这种关系更趋复杂。相互依赖的因素和互相作用的过程构成一个不断演化和发展的综合体。人类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对这些作用的反馈远不是短期可见端倪的,其结果的显现需要时间过程。国际社会为遏止荒漠化扩大,控制生态灾难,曾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但实践证明,有的是低效的,有的伴随着短暂的成功后不期而至的却是更为可怕的一系列“副作用”,有的则完全出乎意料招致严重的灾害性后果。

战胜沙漠的标语


在沙漠上种植作物


沙漠通过改造后种植的作物


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