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高温、多风沙、土壤含盐量高,植物要有奇异的适应沙漠自然环境的能力,才能生存和生长。因此,沙漠里的植物与一般地区的植物相比较,在外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都很不相同。主要特征有:
①多数的多年生沙生植物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收。一般根深和根幅都比株高和株幅大许多倍,水平根(侧根)可向四面八方扩展很远,不具有分层性,而是均匀地扩散生长,避免集中在一处消耗过多的沙层水分。如灌木黄柳的株高一般仅2米左右,而它的主根可以钻到沙土里3.5米深,水平根可伸展到二三十米以外,即使受风蚀露出一层水平根,也不至于造成全株枯死。
②为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甚至无叶,用嫩枝进行光合作用;梭梭就是无叶,由绿色枝条进行光合作用的,故称为“无叶树”。有的植物不但叶子小,花朵也很小,例如柽柳(红柳)就是这样。有的植物为了抑制蒸腾作用,叶子的表皮细胞壁强度木质化,角质层加厚,或者叶子表层有蜡质层和大量的毛被覆,叶组织气孔陷入并部分闭塞。
③许多沙生植物的枝干表面变成白色或灰白色,以便抵抗夏天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免受沙面高温的炙灼,如沙拐枣。
④有很多植物的萌蘖性强,侧枝韧性大,能耐风沙的袭击和沙埋。柽柳(红柳)就是这样,沙埋仍可生不定根,萌枝生长更旺。中国沙漠、戈壁地区,风沙活动强烈,生长在低湿地的柽柳经常遭到流沙的侵袭,使灌丛不断积沙。而柽柳在沙埋后由于不定根的作用,仍能继续生长,于是“水涨船高”,形成了高大的灌丛沙堆(沙包)。
⑤许多植物是含有高浓度盐分的多汁植物,可从盐度高的土壤中吸收水分以维持生活,如碱蓬、盐爪爪等。
沙漠里的植物传种的办法也是很奇特的,很多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植物种子上长了翅膀或毛,种子成熟后就随着风飞翔和远扬,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发芽生长。如柽柳的种子粒小,具白色冠毛(束毛),借风飘落,天然下种,种子发芽率可达80%以上,种子一落到低湿地上,一般2~3天就可发芽出苗,迅速生长。还有的植物,像花棒一样的荚果有节,成熟时节间断落,每节鼓起呈球状,体轻,遇风即在沙地表面流动,不被沙埋,在条件合适时迅速发芽生长。再有一种油蒿的种子,遇上一点点雨水后,立即渗出胶质,俗称“油蒿胶”,变得粘粘的,随着风在沙丘上滚来滚去,当全身粘上很多沙土后就发芽了。
中国沙漠地区的自然条件严酷,能适应这样条件的植物种类虽然远比其它自然地带要少,但是由于地区辽阔,总起来说,野生植物资源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不少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药用植物、纤维植物等。
(1)荒漠森林
世界上的沙漠多是干旱少雨地区,但是在有些河流边或绿洲地以及沙漠的边缘地区,也能生长郁密的森林,我们就称它为荒漠森林。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最缺雨、最干旱的地方之一。但是,在这片沙漠的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克里雅河等河流两岸,以及沙漠的边缘地带,都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像一条条天然绿色屏障,沿着沙漠延伸,阻挡流沙移动,保卫着绿洲的农田,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这就是世界上少有的荒漠森林——天然胡杨林。
胡杨,别名异叶杨、胡桐、水桐树,号称“沙漠中的英雄”。它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成林树一般高15米以上,甚至可达20多米;树干粗的可数人合抱。中国的胡杨林分布之广,面积之大,为目前世界上所罕见。粗略估计,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面积约2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18万立方米。甘肃和内蒙古的黑河下游(额济纳河)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胡杨的材质比较坚硬,具有耐水湿腐蚀的特征,是沙漠里最宝贵的栋梁之材。南疆的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大都是用胡杨木材。用胡杨木制作的家具、木箱,纹理美观,不受虫蛀,经久耐用。胡杨木的纤维很长,是很好的造纸原料。胡杨的树叶里含有大量的钙和钠盐,是羊喜食的好饲料,吃了容易长瞟。胡杨的木质部分能分泌出大量水分,水分蒸发以后,凝结成灰色的生物碱结晶体??碳酸钠,俗称“胡杨碱”,碱的纯度高达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可以食用,当地群众用它来蒸馒头;也用于制作肥皂和作脱胶制革的原料。
梭梭林的分布更为广泛,以准噶尔盆地最为集中。根据新疆林业勘测设计院1977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准噶尔盆地梭梭林面积有1500万亩。此外,在阿拉善地区的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等沙漠也都有成片分布。
梭梭主要有梭梭柴和白梭梭两种,都是小乔木,高2一8米。梭梭柴寿长,在干旱沙漠、戈壁中能蔚然成林。
梭梭耐旱,耐寒,抗盐碱,是优良的固沙树种。梭梭材质坚硬而脆,易燃且产热量高,火力为木材之首,稍逊于煤,堪称“荒漠活煤”,是优良的薪炭材。梭梭的嫩枝也是骆驼的好饲料。
沙枣,又名桂香柳、十里香。五六月间走进开着白花和黄花的沙枣林,会使人以为进入了桂花园,它放出的香味和桂花一样。沙枣树为亚乔木,高可达10米,有耐旱、耐寒、耐盐等优良特性。沙枣用途很广,被沙区誉为“宝贝”。沙枣结实丰富,果肉含有淀粉、糖等多种养分。枝叶是牲畜的优质饲料,木材坚硬,可作细木用材和燃料。沙枣还是沙漠地区仅有的蜜源树木,沙枣蜜可与桂花蜜媲美。沙枣在中国西北沙漠地区都有分布,在甘肃的弱水(额济纳河)两岸残留有大面积的天然林。
中国沙漠地区的森林资源,在历史时期内,受自然和人为的影响,破坏很大,造成严重衰退。解放以来,又由于大面积毁林开荒,使之继续遭到破坏。
为了保证沙漠地区现有林木不再遭到破坏和衰退,逐步恢复森林的原有分布,有必要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建立胡杨林和梭梭林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经营管理,促进抚育与更新。
(2)天然草场
沙漠地区的植物资源主要还是牧草。天然草场面积很大,无论是东部干草原地带的沙地,或是西部荒漠、半荒漠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干草原地带的沙地,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巴拉、坨子地等)。植物覆盖度一般分别为30%—50%和15%一25%,生长有野麦子、赖草、羽茅、细叶胡枝子及蒿屑等多种牧草,均可作为牧场。而其中的河谷阶地和湖盆滩地,天然植被生长得更好,以细叶苔草、芦苇、莎草、萎陵菜、针茅、赖草等植物为主,覆盖度甚至可高达80%,生产力较高,青草产量每亩合200千克一3500千克,每公顷草场可养羊2只一3只,是良好的牧场。所以,中国沙漠东部干草原地带的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等沙地,都是中国著名的畜牧业基地。
中国西部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场,分布也很广。例如,占据了准噶尔盆地大部分面积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绝大部分处于固定或半固定状态,沙丘上除生长有白梭梭、梭梭外,还生长有白蒿、三芒草、囊果苔草、优若藜等牧草,成为当地冬季的放牧场。不过,草场质量较差,产草量不高,每亩仅可产鲜草10千克一20千克,局部地段可达30千克左右。又如腾格里沙漠,有众多的湖盆,在湖盆周围除生长着茂密的盐瓜爪、白刺外,还有碱草、芦苇、芨芨草等草甸植物,构成水草丰美的湖盆草地。湖盆草地的植被覆盖度一般为50%,最高达80%,生产力高。如芨芨草甸的产草量每亩达600多千克,为各种草场之冠,是最优良的天然放牧场之一。再如乌兰布和沙漠,根据调查,也有大面积可供利用的草场。此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及克里雅河等各大河的两岸,也有大片的荒漠林兼用草场,如和田河两岸的草场面积就有100多万亩。惟因林下植被的覆盖度小,产草量不高。
中国沙漠有着广大的草场,为沙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在沙区草场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引起了草场逐渐退化,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漆草增加,草层普遍稀疏而低矮,生产力下降。今后,必须注意沙区草场的合理利用和改良,防止草场退化。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草场管理,实行划管轮放;封沙、封滩育草,保护植被;扩大苜蓿、草木樨、苏丹草等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建立人工饲草和饲料基地;开辟水源,解决缺水草场的牲畜饮水问题。
(3) 药用、纤维植物
中国沙漠地区的野生植物中,各种药材有300多种,而麻黄、甘草、蒙古黄芪、列当、苁蓉、锁阳、枸杞、多歧沙参等都是沙区特有的名贵药材,有的甚至还供出口。特别是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根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茎肉质,圆柱形,黄色。它的功能是补肾、润肠、通便。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流沙上和覆沙的山前平原都有分柯。
沙漠中的纤维植物有罗布麻(野麻)、芨芨草、马兰、芦苇等。其中罗布麻是一种高级纤维植物,秆皮纤维比苎麻细,单纤维绝对强度比棉花大五六倍,纤维含量比一般麻类高,素有“纤维之王”的称号,可纺60支的纯细纱及160支混纺细纱,织高级衣料。罗布麻的麻皮纤维还可用来造纸,去皮后的芯子,可作造纸的填充原料。罗布麻在沙区分布很广。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地区,常以数十亩至数万亩的面积茂密生长,仅柴达木和河西走廊就有天然麻田800多万亩,每年可产麻皮8亿千克以上,是一种丰富的沙区植物资源。
沙拐枣
沙拐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