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科的沙拐枣属是个兴旺的小家族,全世界共有80余种,分布于北非、西亚和南欧的荒漠及半荒漠地带。我国有18种2变种,全部生于沙漠地区。
沙拐枣属的植物是多分枝的灌木或半灌木,枝条曲折.常呈“之”字形开展。根系强大而叶片极度退化,呈鳞片状、条形或锥形,托叶鞘很短。它们的光合作用主要依靠幼嫩的绿枝来完成。沙拐枣属的幼枝具有厚厚的角质层,表皮上气孔较多。有些种有下皮层,下皮层的细胞排列疏松,具有优良的抗热保水功能。这些营养器官在结构、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使它们适应了戈壁、沙漠的严酷环境,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沙漠植被中主要的建群种之一。
春天,沙漠上刚露出点点新绿,沙拐枣就赶着趟似地返青了。一簇簇灌丛上,老枝的灰白、灰黄和灰褐衬着新枝的碧绿,而想象中的绿叶一片也看不到,仔细观察,才发现它们早已变成了细小的鳞片,只有二三毫米长。五月刚出头,粉红色的小花骨朵就绽开了,三三两两生在叶腋间。最出色的还要算沙拐枣的果,宽椭圆形
的瘦果,长约一厘米,两头尖,果上有着棱和沟,向左或向右扭曲着。果皮上刺毛互相交织在一起,不同的种刺毛有着不同的颜色,红的、黄的、紫红的、褐红的……五颜六色,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绒线球,仿佛是一位巧手姑娘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还有的种类果实刺毛外罩着一层淡红色的泡状膜,瘦果看上去更像一个个小灯笼。
沙拐枣家族的成员们个个都是沙漠里的英雄好汉。沙拐枣分布最广,产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蒙古也有。戈壁沙拐枣仅见于黑河流域的高台、临泽,生于流动和半固定沙丘。青海沙拐枣是柴达木盆地的特有种。精河沙拐枣是新疆文比湖一带的特有种,引种到吐鲁番后,生长良好。
头状沙拐枣瘦果上的刺毛成熟时淡褐色,完全掩盖瘦果,嫩时有红色和黄色的变化。原产中亚地区。1959年引种到宁夏沙坡头实验站的流沙地上。三十多年来生长健壮,果实累累,高达3米以上,成为优良的固沙植物。现在,内蒙古的磴口,甘肃民勤、临泽,新疆吐鲁番、精河等沙区都已引种成功。
乔木状沙拐枣形似乔木,高3米 ~ 5米,枝干近直立。果实成熟时,果皮上的刺毛黄色或褐红色,嫩时有红紫色和黄色的变化。原产中亚地区,与头状沙拐枣同时引种到宁夏沙坡头。在流动沙丘上生长良好,水平根系发达,耐风蚀,抗沙埋,植株高大,固沙作用强。目前,头状沙拐枣在甘肃民勤、临泽,新疆吐鲁番、精河等地已广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