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赞美骆驼是“沙漠之舟”,它吃苦耐劳,能忍饥耐渴,又善解人意,负重行进在茫茫沙海中,留下行行坚实的脚印。植物中也有“骆驼”,它们不仅名称与骆驼有关,而且习性也和骆驼相似,耐干旱,抗风沙,生命力很强。
其中,最常见的要数骆驼刺,无论是沙质戈壁,盐渍化沙地,还是沙区的小道旁、田埂上,随处可见。它是豆科骆驼刺属的半灌木,茎直立,高30厘米 ~ 60厘米,有许多分枝,茎上锋利的针刺与枝条几乎成90°的
直角。叶长卵形,表面灰绿色,背面有一层灰白的毛。奇特的是它那红色的蝶形花,都长在针刺上,3朵 ~ 6朵排成一列。荚果是细长的念珠状豆角,里面有1枚 ~5枚棕黑色的圆形种子。
别看它浑身是刺,但骆驼非常爰吃,是良好的饲料草,河西走廊有个俗语说:“人吃辣子图个辣,骆驼吃刺为了扎”。六七月间叶茂花繁时,它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骆驼刺在大风季节,针刺扎破叶片,伤口处分泌出糖汁,风吹日晒,浓缩成小块状。民间称“刺糖”,用来煮水治痢疾、腹泻。
家族兄弟最多的要数骆驼蓬,大哥叫骆驼蒿,二哥叫骆驼蓬,小弟称多裂骆驼蓬,同属蒺藜科骆驼蓬属。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的半荒漠和荒漠地区。它们的根系强大,因地理条件不同而形态各异。若在黄土高原,它仅仅可以分出三四条粗大的侧报,穿过含水量极低的黄土层,到六七米深的地方去寻找地下水源。若在土质疏松的沙地上,它也能生出十多条大小不等的侧根,主要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形同一把戴在地下的巨伞。就连植株最小的骆驼蒿,其根长也往往是茎高的四五倍。
它们的茎直立或铺开。有的高70厘米 ~ 80厘米,有的仅有几厘米高,多年生老植株地上部分的直径大多都在1米以上。它们的叶互生,2回 ~ 3回羽状生裂,裂片呈条形,宽0. 5毫米 ~ 3毫米以上,宽度因环境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叶片的结构不同于典型的旱生植
物,其表面既无丰富的毛茸和厚的角质层,也无下陷的气孔,而是以发达的栅栏组织包围着大量的贮水组织,外观多肉质。因而,耐萎蔫的能力较强,在高温或连续数月无雨时仍然可以枝叶挺拔。
骆驼蓬属植物的花的形态、构造十分相似。花多单生于茎顶或叶腋,5数。萼片绿色,宿存。花瓣白色、淡粉红色或淡黄色。雄蕊15枚,花丝基部扩大。子房3室,花柱上部三棱状。花的直径都在一厘米左右。也许在庭院里,它们根本进不了花坛,但在茫茫原野上却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它们的蒴果近球形。种子一旦成熟,果瓣便立即开裂,将无数个新的生命送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种子呈圆锥状三角形四面体。种皮上的纹饰因种而异,在扫描电镜下,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奇妙的世界。它们有的像精心编织的渔网,有的像结构精巧的蜂窝,还有的呈波浪般不规则的皱褶。
骆驼蓬属植物以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维持其种群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严酷的环境。风调雨顺之时,老植株上便会发出许多当年的实生苗。如果春夏季干旱,当七八月间荒漠中的“雨季”来临时,它们就会抓住这大好时光,生出许多秋萌枝。一部分小苗也相继破土而出,去挽回春季的损失。该属植物的花果期较长。一般5月开花,6月下旬就有果实成熟,到了9月,还可以找到一些正在开放的花。如果夏季干旱,影响到早期果实的发育,秋季又会形成许多籽粒饱满的种子,去弥补夏季的亏损。
它们因枝叶有一种类似骆驼体发出的特殊气味而得名。鲜草家畜不啃食,但秋霜打过之后,枝枯叶黄时却是喂羊的饲料。它们的全草和种子含有多种生物碱,长期作为民间药使用,可治疗风湿痹痛、无名肿毒。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骆驼蓬类生物碱有抗癌作用。
骆驼蹄瓣别名豆叶霸王,属蒺藜科霸王属。骆驼蹄瓣常生在盐渍化沙土上,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茎铺在地面上,长30厘米~60厘米。叶倒卵形,两两对生,肉质,富含水液。花也两两成对,并生于叶腋,桔红色或杏黄色,在花蕾期就像一对对小铃铛。蒴果长椭圆状,筒形,有5条棱。
此外,还有白花丹科的驼舌草、藜科的驼绒藜等等,它们都是耐干早,抗沙埋,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提起骆驼,人们自然会想到“丁冬丁冬”的驼钤声和骆驼脖颈上用红带子系着的金色铃铛。无独有偶,豆科盐豆木属的盐豆木因果实酷似驼铃,托叶针刺状又称“铃铛刺”。该属仅盐豆木一种,灌木,高1米 ~ 3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对 ~ 3对,倒披针形,蝶形
花冠淡紫色,种子肾形。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甘肃河西走廊沙地,是固沙绿化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