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位游人到敦煌来玩,当他游到一座山前时,听到了鼓乐声,仿佛山上正在闹社火。他四处寻找闹社火的人,但哪里有一个人!再思想,他来的这时候也不是正月,可是这鼓乐声清清楚楚……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就是敦煌的鸣沙山。原来这沙子不仅能发出鼓乐声,还会发出战场上的厮杀声,以及各种声响。
人们把这种沙子叫鸣沙,于是把由其构成的沙丘叫鸣沙山。鸣沙又称“响沙”、“哨沙”、“啸沙”、“歌唱沙”、“音乐沙”、“咕嗜沙”等。各处鸣沙的声音大小与高低又有差异,各具特点。如沙漠中鸣沙发出的是“隆隆”声,音调较低沉;沙滩上鸣沙发出的是“啸啸”声,音调较尖细。在我国,很早就知道了鸣沙的存在。在《大正藏》571卷引《敦煌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去。此山神异,峰如削成。其间有井(指月牙泉),沙不能蔽。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清代苏履吉还有“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描写鸣沙的诗句。而在古代,由于人们对鸣沙现象缺乏认识,于是在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鸣沙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赞颂和对假恶丑的鞭笞之情。
实际上,除了敦煌鸣沙山的鸣沙外,世界上现已发现的鸣沙已多达100多处。这些鸣沙的公诸于世,不仅仅使人们觉得好奇,更重要的是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对鸣沙的考察和研究,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虽然,科学的认识似乎显得无比冷酷,它把流动在人们心中的无比美好的想象全部剔除了,只剩下一些科学的道理,但我们还是暂时放弃那些传说,来听听科学家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