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麻扎塔格活动的人,经常会看到一些巨大的蘑菇,但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摘来吃它,因为它是石头长成的。这些突起于地表的孤立岩体,上大下小,酷似蘑菇,所以称其为石蘑菇。它当然是风在沙漠里雕刻成的。在喀斯特发育的石灰岩地区、丹霞地貌发育的红色岩层地区以及海边都有石蘑菇的生成。这里讲的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一种石蘑菇,是风蚀作用的结果,所以称其为风蚀蘑菇。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中的一种造型景观。
风蚀蘑菇喜欢生长在产状平缓甚至水平的成层岩石中。各层岩石由于垂直节理发育,在风化过程中,往往产生重力崩塌,形成孤立的柱状岩体。在此基础上,再经风沙的打磨与雕琢,风蚀蘑菇便逐渐长成。之所以能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状,除了与岩石各层之间软硬程度不同有关外,与风沙流的高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风沙流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在沙砾地区,沙子最大跃移高度为2米;在沙面上,沙子最大跃移高度为9厘米。而且在沙砾地区,90%的风沙低于87厘米,平均高度为63厘米,已知最高实测高度为6米一19米。也就是说,在离地面2米高的范围内,岩体受到的风沙吹打和磨蚀最为厉害,向上则逐渐减弱。久而久之,柱状岩体就变成了上大下小的形状,状若蘑菇。风蚀蘑菇就是这样长成的。在多风沙的地区,电线杆往往被风沙从基部切断,也是这个原理。由此可见风沙力量的强劲。风蚀蘑菇的生成讲起来非常简单,但风要用上百年、上千年、上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雕刻成。可见风在雕刻这件它认为不错的艺术晶时是多么认真、坚毅。
风蚀蘑菇一般多是在基岩地区发育的风蚀城堡等地貌中的一种附生形态,但也有单个或三两成群出现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吐鲁番盆地西北部的石质丘陵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乌尔禾等地都有分布,但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麻扎塔格见到的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