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自转和绕日公转过程中,轨道偏心串、黄赤交角和岁差要分别发生10万年、4万年和2万年的周期变化,这会引起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照晒量发生周期性改变,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这一见解归功于南斯拉夫天文学家、数学家米兰科维奇先生,早在1920年,他就提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变化是由地球轨道因素变化引起的。
地球绕日运行是在一椭圆形轨道上,而太阳就在这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由于太阳变化和星际间引力影响,地球公转的椭圆轨道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周期性变化,集中体现在焦点与中心点的距离的变化,这种变化用偏心率描述。当偏心率变大,椭圆轨道变扁,地球与太阳的年均距离变远,接受的太阳光量就减少,相反,偏心率变小期间,地球接受的太阳照晒增加,这一增一减构成的周期大约为10万年。所以,地球历史中气候有10万年的变化周期。偏心率最大时和最小时,地球接受的太阳照晒差别达30%。
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是地球轨道平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交角大小约为23°26(公元2000年)。其值以40000年为周期变化于22~和24°5之间。目前,每128年减小1°。由于黄赤交角,太阳及其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并且使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季节性变化,从而造成春夏秋冬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包括副热带在内的全球气候带的空间变化,进而也会引起全球沙漠带的某些变化。岁差是地球自转轴的长期进动。进动原系物理学名词,指回转轴(即地轴)绕另一轴作周期性的圆锥形运动。地球的进动轴为黄道面的垂直线。地球岁差的原因是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的附加引力引起的。表现为地球南北两极、地球赤道平面,以及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周期性向西移动,从而引起北极星的变迁。它使回归年不同于地球公转周期(恒星年),因而在我国自古称作“岁差”。岁差的周期约为21000年。岁差会使地轴倾斜度附加一个近2万年的变化周期。
由于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球接受太阳照晒的变化会相应发生10万年、4万年和2万年的变化甩期。
当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大时期,地球会变冷,冰期来临,两极与高纬、高山区冰川面积扩大,大陆高压反气旋加强,夏季风减弱,季风性固定性沙漠大规模活化,同时内陆沙漠也进一步干旱化,活动性加强。受高纬度冷气团扩展压缩,热带、亚热带范围缩小,沙漠收缩,并被温带沙漠替代。反之,当地球轨道偏心率减小时,出现间冰期增温,夏季风加强,季风型沙漠趋于固定。
当地轴斜度增大时,气温年较差增大,热带范围加宽,热沙漠可能扩大;大陆高压的加强可能使内陆沙漠范围也扩大,而夏季风的加强有可能使季风性固定沙漠面积也向内陆扩大。而地轴倾斜度减小时,情况向相反发展,即亚热带沙漠收缩,内陆温带直线式沙漠面积也可能减小,但夏季风的减弱,会促使季风末端内陆固定沙漠活化。
地球转动因素对沙漠变动的影响,在沙漠黄土边界带的风成沉积中有较好的地层记录。主要表现为古土壤与风成沙的互层。风成沙层形成于冰期,而古土壤层形成于间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