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儿,想问问读者:你见过下雪、喜欢下大雪吗?你见过雪粒、喜欢晶莹碧透的雪晶吗?绝大部分的读者都应该是见过下雪,也喜欢雪花的。不管你是亲临其境还是在电视上、电影或书报刊上看到。但是,认真地看看雪花实际是什么样子,有几个枝,有多大尺寸和是什么味道,恐怕能够清晰回答的,应该说是不多的。我们借此展示的一组精美的雪花照片(照片7)。你可看,它是多么千姿百态,风姿秀逸呀!这是日本人中谷宇吉郎于1954年以前,花了毕生的精力,拍摄的上万朵天然雪花中的一小部份。他把雪花(晶)分为:针状雪晶、柱状雪晶、平面状雪晶、平面与柱状组合雪晶、具有延长边平面的柱状雪晶、具有云滴附着的雪晶和不规则雪粒等7种基本形态。其中以平面雪晶(花)为最广泛,它含有14种样式(列于照片下的表中)。当然,正像世间人类,千人万相,自然界千粒万片雪花,可以说是没有两片是形态和大小完全一样的。但从外形它们可进一步归结为雪片(板、片状雪晶)、雪花(六角树枝形雪晶)和雪晶(柱、针和粒状雪晶)三大类。这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从现象到本质。这是题外的话。我们再回到岑参的诗上来,为什么说是在轮台送的客呢?因为诗的最后第四句是“轮台东门送君去”。而轮台,我们从新疆中、南部局部地图(图3)上可看到,它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在库尔勒与库车之间,是天山山脉南麓山前戈壁中的一片小绿洲。它的南面就是有名的塔
里木河,而再南边就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了。当年(1990年)我们参加修建贯通大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的时候,就是从轮台进去的。通过塔里木河还是利用简易的由渡船组成的活动码头。轮台过去除了作边塞外,物产并不多。大概杏干、香梨等水果还可以。现在由于发现了石油,已立市,并通了铁路。今非昔比,乌枪换了大炮。不但岑参诗中多次提到轮台,而且宋朝时年岁已高的诗人陆游还“尚思为国戍轮台”。可见在唐宋古时,轮台已是祖国的一个边疆要塞,尽管是十分遥远的边塞。可文革的时候,有人硬说中国的版图在长城以内。这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