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艾肯达坂深夜里来的客人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从上面的新疆局部地图上可见,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南下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达坂城、托克逊,到库尔勒。然后或西走轮台、喀什和和田、且末的;或南走若羌的,这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主干道;另一条是出后峡,走巴仑台到巩乃斯、新源再到伊宁的。我们多年研究天山风吹雪的基点就落在巩乃斯河上游、那拉堤山上的艾肯达坂。维族语达坂指的是某一高山制高点,其通道或垭口是较险竣和难以通行的。由于艾肯达坂是位于新疆218国道上,是连接伊犁和巴音郭楞自治州的西疆交通咽喉,所以形势十分险要(照片8)。这里海拔3050米,处于西风气流的迎风坡,是天山山脉大风和最大的降水带之一。如1971年11月至1972年4月的冬半年,总吹雪(风速大于4~5米/秒)时间达6320小时,最大风速为30米/秒。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艾肯达坂气温低,年平均温度为摄氐零下6度以下。我们观测到的最低温度为零下42度。初雪在8~9月份(阳历),因为这里正是“胡天”嘛。冬半年(10月~下年4月)为主要降雪期,此期间降雪量平均35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400毫米上下。甚至一次连续降雪可达130毫米。一般年份积雪深度在120公分,稳定积雪天数达180天。是中国天山稳定积雪深度与积雪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

    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第一次到达艾肯达坂的当天,雪下得那个大,大地天空一片朦胧,分不清那是远山,那是彤云。午后,雪停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对面山腰上的一排排雪松,银盔素甲,像威武的战士,正列阵以待。漫漫的山坡上积雪盈尺,已分不清那是道路,那是山坡。那情那景,对我们这些来自南国、初次接触到大雪的年轻科学实验工作者,那兴奋之情是可以言表的(即兴):

    北国青空藏娇龙,
    喷珠撒玉满寰中。
    生来不知天山雪,
    一片一粒味无穷。
    艾肯达坂原是没有人家的,就因为有了218国道,加上达坂上风雪危害严重,所以在达坂上建了个道班。道班的人口不旺,连一只小狗旺旺,一共才五口。而且没有眷属,都是男丁。好的是有几间土坯房子,厨房、库房什么的,收拾收拾,也就够我们这次来的5个人住了。麻烦的是还有一位女生。好不容易给她挤了个旮旯儿。但为了这个,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因为达坂上山高地寒,夏末秋初夜晚房间就要开始取暖,那儿当时又没有现在城里的暖气、电热器的,而且要取暖光有热炕还不成,还要烧水,做饭的。因此就采用当地老乡用的垒火墙的办法。一进门,迎面一道火墙欢迎你。墙前设有炉灶,可烧水、做饭,真是一举数得。为了不把小姐冻坏,只好重新垒了火墙,让她可以暖暖和和在被窝里做自己的美梦。
    坐了小半天的车,又忙了大半天的活,大家都累了,吃完了饭,困了,洗洗就都上了床。但由于新垒的火墙不热,我们也不大会烧,火苗有气无力的,大家紧裹棉被,久久也难于入眠。正在朦胧之际,突然,人声鼎沸,旺旺也在凑热闹。不知出了什么事,大家只好离开可爱的被窝,出去看看。因为我们虽然也是客,但毕竟已住下,且要住半年呢,应是半个主人了。看着道班工人们在忙碌着,我们那能袖手旁观。倒水搬凳子,哄哄旺旺。很快,境况从无序变成有序。一打听原来是过路的司机们因汽车被雪阻住,动不了了,要在道班暖和暖和,想想办法,帮他们摆脱困境。想起来了,入夜前老天又发了点脾气,刮了阵风。下雪加吹雪,把前面一大段拐弯又下坡的半填半挖*路面堵了个严严实实。几辆车在雪地上,左冲右突,折腾了半夜,就是无路可走。天气寒冷,车一不动火也灭了。怕水箱冻了,把水也放了。大伙儿无计可施,所以虽然累了也只好步行回走几公里,到道班来求救。在风雪线上和在沙漠公路上一样,道班就是司机们的家。有困难找道班,几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工人们忙着烧水、泡茶和做饭,我们则看着这些和冰雪战斗了大半夜的司机和几个乘客。人们头发挂着冰霜,身上藏掖着雪粒,鞋袜泥泞,饥寒交迫之状可掬,着实可怜,可叹!暖和过来后,我们逐渐跟他们攀谈了起来。问他们一路上来,雪下得怎样,那儿有堵车,都是怎样闯过来的?他们知道我们是科学院下来搞风吹雪研究和公路雪害防治的,因此交谈也慢慢地热烈了起来。一个年长些的司机告诉我们:“从若羌出来,天气还挺好,但出了焉耆县城,一路上开始下雪。由于下头地势较低也没什么风,雪也松软些。有好些地段,一冲就冲过来了。也有个别的段,挖一挖、垫一垫或爬爬杠子(你们下面将要看到,沙与雪是多么相像,连汽车过雪垄也和汽车过沙丘一样,要爬杠子),也就解决了。但上了巴伦台,不知道咋的,雪跟沙子一样,一粒一粒,干干的。抓一把也不怎么粘手。风一刮哗啦啦的,沿路许多段都成垅垅子,道道子,1~2米深,好几十米宽,没有称手的家伙,挖也挖不盈。你挖了,风又刮来填埋上。风带着雪,跟流水一样,实在难办啊。”另一个说:“天越来越冷了,雪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猛,今后的日子更难过了。看来下趟车,还是去绕远路吧!可走托克逊、乌鲁木齐、精河,再到伊宁,这要多绕800多公里呀!天寒地冻,又费油又费车,多走一天多,人也受不了啊。”另一个年青些的司机助手说:“堵车就是上山这一大段,最严重20~30公里。路真难走,路面坑坑洼洼的不说,还到处有雪垄、雪堆挡着路。”他问道:“雪为什么专找路上堆?有的山坡不是光光的吗。有什么办法让雪不上路?你们是搞科研的,应该会有办法的吧?”“办法肯定是会有的。我们就是为了寻求风吹雪运动机理和寻找有效、便宜又方便的治理风吹雪和其它雪害的方法而来的。”这是我们的回答。“天已很晚了,可能还要下雪,吃完饭你们也别走了。看明天能否天晴,再想办法送你们过去。大家就凑合着挤一挤过夜吧。”这是道班班长的话。

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