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降水量总的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及华南沿海丘陵地区在1500~2000毫米。淮河流域及秦岭山地750~1000毫米。东北在小兴安岭以西约300~500毫米,以东大于500毫米,长白山脉的南部达1000毫米。内蒙古及河西走廊一般少于250毫米。新疆北部大多在100~300毫米,南部在100毫米以下,但在天山和阿尔泰山的中坡可达500毫米以上。青藏高原东南隅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处山麓地带约4000毫米,到藏北为100毫米以下。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风盛行时期,如东北夏季降水和青藏高原夏秋季降水占全年的70%~90%。阿尔泰山地降水分配四季比较均匀,各占20%~30%(《中国自然地理·总论》,1985)。
据邱国庆等(1995)的回归分析(表1-4),东北地区与青藏高原降水分布有相同的趋势,即自南向北减少,自西向东增加,自低处向高处增加,表明上述两个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各自东南方面的海洋。在新疆地区,降水是自南而北增加,自西向东减少,自低处向高处增加,说明水汽主要来自西北方面并有较多部分被高山拦截。
从全国范围来看,回归分析(表1-5)说明,年降水量与冬、夏季降水量的分布趋势相同,即自南向北减少,自西向东增加,自低处向高处减少。纬度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对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经度是第二位,而对冬季降水,海拔的影响要大些。可见,从全国来看,降水自低处向高处减少,掩盖了东北、新疆和青藏高原的降水特点。
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与降水量的关系较为复杂。程国栋(Cheng Guodong,1983)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我国西部,40°N以北地区下界随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小(干燥度增大)而下降,在40°N以南则相反,下界随降水量自西向东增大(干燥度减小)而下降,并认为此现象与云量的辐射效应有关。之后,邱国庆、程国栋(1995)认为此现象与降水的时间和形式有关,在40°N以北,年降水量增大常与冬春降雪明显增多相伴;在40°N以南,年降水量的增大主要表现于夏秋降水的增大,而在高山多年冻土区则主要表现为夏秋降雪的增大。冬春降雪对土的冻结有抑制作用;夏秋降雪则有助于冻土的保存。这样,处在40°N以北的天山、阿尔泰山,降水自西向东减少对冻土下界随年平均气温向东的降低而降低有促进作用。在40°N以北的东北地区,降水自西向东增加对多年冻土下界(南界)随年平均气温向东降低的强度有抑制作用。在处于40°N以南的青藏高原及其以东的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南界)自西向东降低,正是气温自西向东降低、降水自西向东增多对冻土形成的正作用叠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