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陡的地形,大量的冰碛、冰水沉积物和充沛的水量是形成冰川泥石流的主要条件。如中国较陡的地形,大量的冰碛、冰水沉积物和充沛的水量是形成冰川泥石流的主要条件。如中国西藏东南部古乡冰川谷中贮有4亿立方米的冰碛,上部冰川和积雪区突然增加的消融水或冰湖溃决水,居高临下地冲蚀冰碛,形成1953年特大的古乡泥石流。据观测,触发泥石流的冰川融水比平时水量要大4~5倍,冰湖溃决水量常达100~1000万立方米。
1、冰川融水型泥石流:
冰雪融水型泥石流。由于急剧增温,冰川、积雪强烈消融洪水冲蚀冰碛物所形成,此类泥石流分布较普遍。古乡泥石流位于川藏公路k4044+600,东距波密约35.4km。公路目前从泥石流堆积扇中下部通过。古乡泥石流属特大型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成因复杂,也最为著名。近年来多次暴发,1年暴发2~5次。2005年7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7月30日晚和8月6日上午分别暴发了大型冰川泥石流。我们将视角汇聚到古乡冰川泥石流,该地的泥石流为典型的冰川融水型泥石流,由于午后冰雪强烈消融、傍晚和夜间多暴雨的天气特点,古乡冰川泥石流暴发多出现于傍晚与凌晨。
2、冰湖溃决型泥石流:
冰面湖、冰内湖、冰川堵塞湖及冰碳湖统称冰川湖。输入的水超过湖的容量,或冰崩雪崩体落入湖中,或地震等使湖溃决的洪水,均可引起泥石流。中国的极大陆型冰川温度低,热融作用弱,冰面和冰下水系均不发育,同时运动速度小一般无冰面湖和冰川堵塞湖,泥石流一般由冰碛湖溃决而引发,冰碛湖是冰川在末端消融后退时,挟带的砾石在地面堆积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或堵塞部分河床、积水形成的湖泊。它们一般海拔较高,因此湖体较小。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海拔地区。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博格达北坡的天池,日内瓦湖等。
3、冰崩雪崩型泥石流:
海洋型冰川区和亚大陆型冰川区,大型冰崩雪崩繁多,可为泥石流提供足够的水体和泥砂。据考察,西藏东南部的冰崩雪崩十分发育,易贡藏布支流勒曲藏布中一处雪崩堆积体约800万立方米,覆盖了300米宽的河谷;据古乡沟面积10平方公里的围谷统计,有200多处雪崩堆,其中含有2.6 %的碎石。当气温高达15℃时,可融化5000立方米的粒雪和粉冰,若使土砂含水量达13 %,在雪崩堆上便可形成泥石流。1950 年8月15日西藏察隅8.5级地震,使雅鲁藏布江拐弯区13 条沟发生冰崩泥石流,其中古乡沟冰崩规模颇大,大量冰雪从海拔6000 米高的少女峰腾空而下,堵塞上游峡谷,历时3年后的1953年9月,恰好比往年同期多200毫米的降水和极端最高温度达30.3℃的天气,终于在9月29日发生流量,28600立方米/秒的泥石流,以高达40 一95 米的浪头破山而出,冲出砂石100万立方米,堵断披斗藏布江,形成长70公里、深40 米的湖泊,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