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是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固体水库”。冰川的融化,是直接受气温控制的。每年一到暖季,气温上升,冰川就要开始消融,产生融水。冰川融水往下流淌,从汇集到冰川末端冰舌下的河道开始,称为冰川融水径流。冰川融水流至山下,对山下的河流起调节多年径流的作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河流,有许多靠冰川融水补给水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冰川融水又是造成冰川泥石流和冰湖溃决洪水等灾害的起因,常使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遭受损失。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冰川研究工作者的重大职责和使命。
冰川的消融,是在它的一些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气温一旦上升,冰川的冰面、冰内孔道和空穴以及冰体和山体岩床接触的部位等,都发生消融现象。这几种消融现象产生的融水量,即以此为准。冰川底部与岩床接触处的消融量很小,每年只占整个冰川消融量的约百分之二左右。冰内消融量一般略而不计。
冰川的融水量,随着气温的不同而变化,有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等。在我国西北高山冰川区,每年5月下旬开始,冰川消融,即有微量的径流产生。6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消融逐渐强烈,融水径流不断增大。6月至8月,是冰川融化最强烈时期。大量冰川融水,从冰川末端排泄出来,汇流入山下的河流中。9月以后,冰川区开始进入冷季,冰川消融逐渐减弱,乃至停止。大陆型冰川一般到此即行断流,但海洋型冰川因气温较温和,冰内和冰下仍有轻微的消融,产生微量融水。因此,海洋型冰川一般全年都不断流,只是融水量明显减少而已。冰川融水量在每天二十四小时内,特别是在暖季,随着气温的升降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冰川的最大融水量,出现在每日中午以后。
我国目前冰川融水径流总量,据我的同事杨针娘的计算,为每年564亿立方米左右,占全国的河径流总量的百分之二左右,相当于黄河入海的每年平均径流量。我国西部几个著名的干旱区大盆地,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周围都有高山环抱,山上有大量冰川,它们是西部河川径流的形成区,也是不少河流的发源地。它们是西部发展经济的重要淡水资源。拥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的这些地区,比世界其他一些中、低纬度的干旱地区,如非洲撒哈拉地区、阿拉伯、伊朗地区等,发展前景要美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