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冰川是在一系列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经过长时间的过程才形成的。外部条件有三:较低的气温、丰富的固体降水、一定的地形与地势;内部因素有二:雪的变质(粒雪化)、成冰过程。

     较低的气温

     气温低能使冰雪的消融量减少或停止,又能使固体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增大。雪线是大气固体降水量的年收入和年支出相平衡的界线。雪线附近的年平均气温越低,则为冰川发育提供的冷储备就越充足。因此,雪线附近气温低,是冰川形成和发育最重要的条件。

     丰富的固体降水

     形成冰川的物质基础,是一定数量的固体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体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谈不上形成冰川,即使有极低的气温,也无济于事。高山区的降水量,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且在总降水量中固体降水量的比例也相应增大。这样,在海拔较高的雪线以上的粒雪线中,丰富的固体降水量就为冰川的形成和发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固体降水量的丰富程度,对形成冰川规模的大小,具有相应的决定性作用。

     地形条件,是冰川形成和发育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条件。例如南北极区陆地不高,接近海平面,但由于长年低温和固体降水量的积累,也可以形成冰川。不过,在大多数地方,特别是对于山岳冰川来说,地形与地势,仍是影响冰川的形成、发育、形态、规模和性质的重要条件。如果山地的海拔较低,低于雪线,就不能形成冰川。如果山地的海拔高出雪线以上,但山势过会陡峻,冰雪无法停积,也不能产生冰川。必须地形和地势两个条件都具备,即山地海拔高出雪线以上,山上又有足够使冰雪停积的场地,才能形成冰川。冰川的形态如何,则取决于雪线以上的山地形状和山势。如果雪线以上的山地为一平缓的山顶面,则可能形成平顶冰川或冰帽,如果山脊高出雪线300至500米,则可能形成冰斗冰川或悬冰川,如果山脊高出雪线千米以上,则可能形成大型山谷冰川。此外,山地或谷地的走向一坡向,也会影响冰川的形成和它们的形态。

     雪的变质(粒雪化)

     新降的呈六角形的雪花,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固体降水形态。雪花一旦降落地面,随着时间和外界条件的变化,雪花的晶体的形态和大小也逐渐改变。经过等温变质作用、温度梯度变质作用、消融冻结变质作用,雪晶变成了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粒。这就是形成冰川的基本“原料”,称为粒雪。这个过程称为粒雪化。粒雪化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它是冰川形成的前奏,此后就进入冰川的成冰过程。

    从粒雪变成冰川冰的过程,就是成冰过程。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进程,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也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互相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逐渐减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光度逐渐减弱,于是冰川冰就形成了。一些空气被封闭在冰层中,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因此,最初形成的冰川冰呈乳白色。再经过漫长的岁月,“新”冰川冰变得更致密坚硬,气泡逐渐减少,就慢慢变成了晶莹透彻,像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粒雪的成冰过程,有两种大同小异的方式,一种是没有冰雪融水参与的冷型变质成冰过程;另一种是有冰雪融水参与的暖型(或称湿型)变质成冰过程。成冰过程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与温度条件和粒雪层的厚薄有关。一般需要20年至30年。山岳冰川一般从源头粒雪往下降至冰舌末端,高差往往达几百米至几千米。因此,冰川各地区的成冰过程各不相同,在冰川上相应的地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