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土壤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一定深度的由冲积或灌溉形成的淤泥层,经过长期的耕作,淤泥层已经形成高肥力、高熟化的古老耕作土壤,富含有机物、氮素和可溶性盐。绿洲土垂直剖面可粗分为上下两层。上部剖面为淤泥层,其厚度取决于冲积条件和灌溉条件,也与其历史长短、耕作特点、风蚀强弱、沙尘暴情况、上风地理环境等有一定关系,一般在1 m左右。下层是荒漠土壤,以沙石为主,活性差、有机物贫乏。
绿洲土在颜色上也有区域性差别,可分为绿洲灰土、绿洲白土、绿洲潮土3类。绿洲灰土基本分布在温带荒漠,以灌溉绿洲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盐碱化侵扰。灰土绿洲多分布在山前平原的中下部,在我国河西走廊的内陆河中游绿洲就是灰土绿洲。白土绿洲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干旱区,有机质含量低,但也无盐碱化侵扰,其在非洲、南美洲、澳洲、南亚分布比较普遍。潮土绿洲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和特别低洼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有“夜潮”现象,并且有一定的盐碱化。
半固定沙丘的土壤
柽柳和芨芨草土壤
胡杨林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