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初登珠穆朗玛峰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1964年,希夏邦马峰考察成果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报告后,中国科学院开始酝酿对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的综合考察。
    1965年,施雅风先生带我到北京,向竺可桢副院长汇报组织珠穆朗玛峰考察的设想。最后,我们决定1966年开始对珠穆朗玛峰及其周围地区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并以此作为对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的起点。
    综合考察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这次考察与中国登山队密切配合,但不是作为登山队中的科考组,而是作为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独立的科考队。刘东生为队长,施雅风、冷冰和胡旭初为副队长。
    兰州冰川冻土所分别参加第三(冰川及气象)和第五(测量)专题组。我被任命为第三专题组副组长,组长为高由禧。王文颖为第五专题组副组长,组长由西安测绘局的人员担任。

    参加在世界第一高峰进行的冰川考察,还被委以重任,我一方面感到欣喜,另一方面觉得责任重大。


    我不到30岁,要组织和领导这样大的队伍,完成这样重大的科学任务,总觉得难以胜任。
    1965年下半年,我开始着手制定冰川考察计划、组队等准备工作。
    我想,这次考察不能像在希夏邦马峰那样只作短期考察,而要搞定位观测。因此,我作了个为期两年的考察计划。
    我们出动了多数研究和技术骨干,分春季考察和夏季定位观测两批人员,准备按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国际地球物理年冰川学研究的标准,在世界最高峰大干一场。
    1966年3月考察队要出发时,施雅风先生突然接到中国科学院院部通知,必须赶赴云南调查一次灾难性大滑坡。于是,高由禧先生留在兰州,由我和王文颖带队到达海拔5000米的绒布寺大本营。

    考察初期,我们受到了一些挫折。



    第五专题组要将数百千克重的测量仪器和物资运上一个海拔7000多米的山头,原来说好请登山队协助,但是,由于遇到连续二天的坏天气,影响了登山进程,登山队准备利用这几天的好天气突击赶运登山物资,建立高山营地,因此抽不出人力来支援科考队。
    第五专题组的工作不能延迟,科考队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我把第三专题组的队员全部动员起来,支援第五专题组的工作。
    两个专题组30多名队员把需要搬运的东西一“抢’而空,浩浩荡荡向海拔7000米的无名山峰(后来定名立新峰)进发。
    从海拔5400米的一号高山营地到立新峰,直线距离只有5千米,但垂直高差达1600米。路很难走,先是近45度的碎石坡,接着是陡崖坡,最后是冰雪坡。
    忍受着攀登的劳累和艰险,克服着严重的高山反应,队员们终于登上了海拔7078米的立新峰。
    由于过度疲劳和高山上的强烈辐射,刘潮海、曹梅盛和苏珍都得了眼疾,经登山队的随队医生检查是视网膜脱落,其中刘潮海、曹梅盛两人特别严重,被急送拉萨军区医院救治,苏珍症状较轻,仍坚持考察。
    曹梅盛是清华大学水利系1961年毕业的,他是我国最早研究积雪的学者,研制了一套取冰芯的热电钻。
    由于在珠峰考察中视网膜脱落,曹梅盛不得不中途退出考察,返回兰州治病,由他一手研制的热电钻也没有派上用场。
    这次眼病对曹梅盛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花甲之年,他的视力已减到0.1,但他仍坚持科研工作。
    每当我见到迎面而来却视而不见的花鬓的曹梅盛教授时,就引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为他在珠峰考察中作出的牺牲而感动。
    为这次珠峰冰川考察付出代价最大的是谢维荣。
    为了进行珠峰冰川温度和气象的长距离有线遥测,我们采购了27千米长的导线,共27个木箱,满满装了一大卡车。这批器材由谢维荣负责从兰州运到绒布寺大本营。
    当汽车行驶到青藏公路的五道梁附近时,因躲避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而发生了翻车事故。谢维荣伤势严重,被送回兰州医治。他的大脑严重受损,以致终身伴随剧烈头痛。在这次事故之后的前十年:谢维荣还能断断续续地坚持科研工作,后来就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了终身残疾。

    在这次考察中,受伤、生病的还有几起。王宗太因吃了未煮熟的羊肉,得了肠炎,提前回拉萨住院。我在东绒布冰川的冰塔林中摔伤了脚踝,回绒布寺休息了一周。面对挫折,全体队员仍然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各项观测工作都如期开展。



    从绒布寺的登山及科考大本营(海拔5000米)到三号高山营地距离只有25千米,高差也只有2600米,但必须行走三天。
    在适应性行军中,每个队员负重平均为20千克,每天行军约五六个小时。
    我们先将仪器、装备运到海拔约5400米的一号营地,继续前进,不久后便到了东绒布冰川。
    东绒布冰川是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必经之路,这条冰川的下部是冰碛丘陵,登山队必须在丘陵与洼地之间曲折绕道行走。

    冰川中部是冰塔林,冰塔高约50米,很难行走。好在有一道由两支冰流汇合而形成的中碛,比较好走,我们沿着中碛往上登。



    二号营地就设在中碛上海拔5900米处,这是登珠峰的第一道临界高度。
    从二号营地到三号营地道路比较平坦。
在海拔6100冰川的裂隙旁,我们见到被冻在冰面上的衣物。老登山队员说,这是一个英国登山者的遗物,他们在1960年首次登珠峰时发现了这位殉难者的遗体,可能是1921年在攀登北坳时遇到雪崩而遭难的。
    我算了一下,从北坳下到海拔6100米处,距离约3000米,这位殉难者的遗体在东绒布冰川上流动了35年,折算冰川表面的平均运动速度是每年75米,这与我们后来测量的数据很相近。
    到达海拔6600米的三号营地时,大多数队员感受到了较重的高山反应,但我的头脑一直很清醒,没有像登希夏邦马峰时那样狼狈。
    5月,第三专题组转移到中绒布冰川考察,我们在海拔5400米的冰塔林末端建立了冰川观测场,开始了冰川的综合观测。
    这时,大家都基本上适应了高山气候,工作顺利开展。
    晚上,大家挤在搭在冰面上的高山帐篷里,有说有笑,充满着青春的热情,享受着丰收前的喜悦 。
    6月初,大家的高山适应能力增强。大家正准备全面开展观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科考队党委决定提前撤队。
    当我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着急,觉得对第三专题组的影响太大,因为各项观测项目均已布好了测点,要到9月才能得到观测结果,如果突然撤队,就等于只有播种,没有收获。
    我多次找党委要求第三专题组能按原计划留在绒布寺,坚持冰川。水文、气象的定位观测,但队党委以安全没有保证为由,要求一律撤离。
    6月上旬,考察队撒到拉萨。
    在拉萨召开的考察队大会上,我和王文颖成了“反党分子”,被停了职。
    回到兰州,我被戴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高帽子,勒令隔离反省。
    同时,施稚风等人被揪斗,许多人被贴大字报。
    珠峰野外考察的总结被撂下,我的“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南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