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24日,“塔拉丹”号冲破了最后的封锁线,进入了开阔的海面。清晨,我登上甲板向船的前进方向眺望,只见前方出现了南极大陆灰蒙蒙的轮廓,我兴奋极了。
啊,南极大陆,我终于见到你了!
我脑海里涌现出几位南极探险先驱的名字和经历。
1773年,著名的英国航海探险家库克受命探索可能的南方大陆。他进入南极圈内,看到了冰山和茫茫浮冰。在到达距海岸只有135千米处,他停下了。他猜想,既然有大量冰山,就一定有一个产生冰山的类似格陵兰的冰大陆。但是,那时,对到处寻找黑奴和黄金的殖民者来说,即使找到这样的大陆,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于是,库克不但放弃了寻找南极大陆,还抛出了南大陆无用论。
库克的名气很大,他提出的南大陆无用论影响了人们继续向南探索的兴趣。往后将近50年,无人再到寒冷的南极水域。
1820年,俄国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率领的俄国探险船在第三次进入南极圈后,遥遥见到了大陆的海岸线。他们确认,这已不是一个岛屿,而是陆地的一部分。他们以沙皇的名字命名这一片地区为“亚历山大一世地”,并将它划入地图。但沙皇也同英国女皇一样,对这片不毛之地的发现并不重视,使得这次有丰硕成果的探险报告和海图l0年后才出版。
在这以后的数十年中,英国、法国、挪威等国探险者或捕鲸者从不同的方向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个别海岸和沿岸的一些岛屿,直至19世纪末才逐渐拼凑成一个完整大陆的轮廓。
1894年,挪威植物学者波希格里芬第一个踏上南极大陆,他发现那里生长着地衣。
“塔拉丹”号停泊在凯西站外的海面上。
直升机起飞了,它运输的第一批货物是邮件,这是给过冬队员们员珍贵的礼物。
突然一声炮响,只见高坡上升起熊熊大火。来过凯西站的队员告诉我,凯西站爆炸了一个煤气罐,这是传统的欢迎信号。
下午,我们分批乘坐水陆两用小艇在凯西码头登陆。
看到凯西站大门上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兴奋极了,不禁热泪盈眶,在心里呼唤着:“中国!中国!你终于来到了南极大陆。”
如果以张青松和董兆前首次南极之行的1980年计算,中国人到南极比欧洲人要晚一个世纪。但是,我们到底来了!
经过12天的颠簸,刚踏上南极时,我感到整个大陆都在摇晃,人们说这是陆地反应。但是,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凯西站那独特的建筑所吸引,陆地反应很快消退了。
13幢长方形的灰色铁皮建筑物被许多钢管架在3米高的空中,一条长200米,直径两米的半圆形走廊把它们连成一条长龙。这种结构对于躲避暴风雪是再好不过了,显然它吸取了美国1957年在距此两千米所建的维尔克斯站被雪埋没的教训吧。
红色的蒙古包式的雷达站,高大的支在空中的探空气球室,严禁烟火的氢气充气房,两座发电厂和两座厂房,这些建筑是独立的,一个个散布在冰天雪地上。
海岸上排列着15个大油罐和数不清的油桶。(凯西站每年用于发电、拖拉机和各种动力车的汽油等燃料,多达700吨)。数十辆各种各样的动力车、码头上的高大吊车,都在紧张地卸成千吨货物,俨然是个繁忙的海港!
凯西站站内很舒适。电灯日夜照明,浴室14小时开放,每间房都温暖如春。医务所内的设备齐全,可以做各种外科手术。电台能与世界各地联系。铺着地毯的宿舍里,有适于寒冷地区的特殊抽水设备的厕所。厨房使用煤气,带烘箱和冰箱。餐厅里铺着红色塑料地板,俱乐部里有图书馆和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