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 (Procapra przewalskii) 为中国特有珍惜濒危物种;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青海、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和宁夏等地(Allen, 1940;Ellerman and Morrison2Scott, 1951; 张荣祖和王宗,1964; 郑昌琳,1979;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989;王香亭,1991)。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种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目前仅在青海的局部区域有分布,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1996年被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 (CR) (Baillie and Groombridge, 1996)、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动物 (E) (汪松 , 1998)。为拯救和保护该物种,尽快启动 “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 ”, 作者于 2003年 8月 5日至9月 15日进行了普氏原羚分布状况及数量的专项调查。
1 调查区域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域
根据文献报道,普氏原羚仅分布于青海湖周边的东、北岸地区和鸟岛等局部区域 (蔡桂全等,1992; 蒋志刚等,1995,,魏万红等 ,1998;李迪强等,1999)。本次调查重点范围确定为青海湖流域以及与流域相邻且具有生境相似性的共和盆地(图 1),累计行程约6 300 km。
1.2 数量调查方法
普氏原羚具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和晨昏集群采食习性。根据其习性特点,我们将数量调查分 3步进行:1) 首先访问当地牧民群众,初步了解普氏原羚的大致活动范围; 2)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踏查,掌握普氏原羚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规律,同时观察其活动区的地形、确定观测点和调查路线;3)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 , 正式进行数量调查。调查方法为样线直接计数法。鉴于普氏原羚警觉性极强 , 见人就迅速逃离的特点 , 于清晨采食期开始直到整个区域调查完为止 (时间约为早晨6: 00~20: 30) , 按事先确定的调查路线 , 潜伏到观察点借助望远镜 (10 ×25倍 ) 进行观察并拍照 ,当发现动物群时 , 至少由 2人以上同时进行计数。计数完毕 , 撤离潜伏观测点 , 按规定路线 , 以 10~15 km的时速乘车继续向下一个观察点行进 , 并对途中观察到的动物进行计数。每个分布区的数量调查于当日完成; 不同分布区的数量调查 , 为非同步 , 即采取分别调查法调查。共有 16人参与本次调查。
1.3 分布区的确定
利用 GPS对普氏原羚的活动地区 , 包括粪便、被毛、尸体和足迹链等各种遗留痕迹出现地进行定位 , 并结合对当地牧民群众的访问 , 最终确定普氏原羚的分布范围 , 并在 1∶100 000地形图上标出动物群的分布区域 , 同时计算出分布区面积。
2 结果
2.1 普氏原羚分布范围
根据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文献报道 , 普氏原羚仅分布于青海湖盆地的局部地带 (蔡桂全等,1992; 魏万红等 , 1998; 蒋志刚等 , 1995, 2001;李迪强等,1999; 郑杰,2003)。本次调查发现,普氏原羚除主要分布于青海湖盆地外,在天峻县南部的山间谷地和共和盆地也有分布。在青海湖盆地的分布面积约占整体分布区面积的 8618%。根据调查,普氏原羚现存 7个受天然屏障或人为活动影响而互不相连的分布区,即:元者区、湖东克图区、海晏刚察区、塔勒旋果区、鸟岛区、生格区和切吉滩区,其中塔勒旋果、生格和切吉滩区为新的种群记录点 (图 2)。7个分布区累计分布面积约为878 km 。普氏原羚在各区分布的特点如下:
2.1.1 元者区 (元者种群 )
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分布于湖东种羊场以南,倒淌河以北,在环湖东路和元者村之间,地理位置约为东经 100°46′~100°53′,北纬 36°30′~36°36′之间,分布区面积约 60 km,分布海拔为3 214 ~3 256 m。元者种群由于受湖东种羊场、农田和公路等的阻隔,无法与相毗邻的湖东 -克图种群进行基因交流,成为孤立的种群。该分布区内无沙丘,普氏原羚以高低起伏的剥蚀台地和芨芨草丛作为隐身场所。
2.1.2 湖东克图区 (湖东—克图种群 )
该区位于克图火车站南面、湖东种羊场北面环湖东路和日月山之间。区域面积约 100 km,大致范围在东经 100°47′~100°54′、北纬 36°40′~36°50′之间。在这个地区,生存有湖东群和克图群。在两群普氏原羚栖息地之间有沙山阻挡,但在沙山的沟谷内,有曲折的廊道相通,因此群间可能存在基因交流,所以将它们归为同一种群。该种群由于受到环湖东路的阻隔,不能与海晏--刚察种群相互来往,形成独立种群。
2.1.3 海晏刚察区 (海晏—刚察种群 )
海晏刚察区是 7个普氏原羚分布区中最大的一个 (表 1) ,位于沙柳河以东、克图火车站以西,南临青海湖,北近 315 国道,大致范围在东经100°14′~100°47′、北纬 36°51′~37°14′之间,分布面积约为 460 km 。该分布区栖息有两个大群:一群经常在海晏湾一代活动;另一群常在哈尔盖河东面活动,在土地闲置期 (每年 10月到翌年 3月 ),常在哈尔盖河以西的农田区活动。通常分散成 2~3只或 7~8只的小群,但母子群一般多为20~30只以上的大群。清晨采食期间或午间卧息反刍时能见到 50只以上的大群。本次调查表明,两群普氏原羚之间不存在天然或人为阻隔,因此将它们视为同一个种群。
2.1.4 塔勒旋果区 (塔勒旋果种群 )
位于 315国道以北、擦那曲以南、甘子河与哈尔盖河之间 , 大致范围在东经 100°30′~100°38′,北纬 37°11′~37°16′之间 , 面积约为 68 km 。塔勒旋果种群由于受甘子河乡和 315国道的阻挡 , 尽管与海晏 ?刚察种群相距很近 , 但缺乏相互往来和基因交流的可能性 , 也成为孤立的隔离种群。
2.1.5 鸟岛区 (鸟岛种群 )
位于环湖西路和青海湖之间、南以保护区公路为界、北临 315国道 , 大致范围在东经 100°46′~100°54′、北纬为 37°00′~37°06′之间 , 面积约为74 km , 其中裸露的沙丘面积约占 1/2。该分布区由于来往人员频繁 , 另外还有 10余户固定牧户 ,使生性谨慎的普氏原羚在该地区行动无踪 , 取食场所不定 , 常隐于湖边沙丘 , 只能偶见其踪影。
2.1.6 生格区 (生格种群 )
生格种群主要分布于天峻县生格乡东北部和阳康河之间,大致范围在东经 98°29′~98°41′、北纬37°17′~37°31′之间 , 面积约为 70 km 。普氏原羚主要在夏日格曲河北面的达拉玛里沟、琐柔沟、恰同沟和夏日格曲河南面的加琐沟以及快尔玛乡西面一带活动。这里没有沙丘,普氏原羚主要在山麓缓坡、山坳和山谷间的平缓地带活动。虽然夏日格曲河将该地区的普氏原羚隔成两个群,但在冬季河面封冻时,两个群能相互往来。
在这一区域出现普氏原羚与藏原羚 (Procaprapicticaudata) 同域分布现象。通常普氏原羚栖息于平缓的山间盆地,而藏原羚栖息于山坡,当普氏原羚受到惊扰时,也会跑向山坡 , 但二者毛色差异明显 , 普氏原羚被毛为金黄色,而藏原羚为暗褐色另外普氏原羚的个体比藏原羚大。
2.1.7 切吉滩区 (切吉滩种群 )
切吉滩种群在青海南山以南的共和盆地,其位置在沙珠玉河和塘格木农场之间,大致范围在东经约为 99°47′~100°08′、北纬约为 36°13′~36°20′之间,面积约为 84 km,分 布 海 拔 为 2 941 ~2 971 m,在 7个分布区中分布海拔最低(表 1)该种群由于受青海南山的阻挡,无法与青海南山以北的其它种群交流基因,为孤立群。除以上 7个分布区外,我们还对共和县的小北湖、海晏县的下西嘛、刚察县的吉尔孟和天峻县的天棚等地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地方均没有见到普氏原羚,也没见到足迹和粪便等痕迹。说明在这些区域,目前已没有普氏原羚分布。
2.2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现存普氏原羚 7个种群,累计数量为 602只 (表 2)。青海湖盆地的 5个种群数量合计为 453只,其中新发现的塔勒旋果种群数量 (62只 ) 占青海湖盆地数量的 1317%;天峻生格的山间谷地有 76只;共和盆地观察到 75只。调查中见到的最大母子群为 75只,通常都在 10几只以上。尽管是夏季,母子群中一般都能见到 1至数只雄性个体。我们遇到的最大雄性群为 19只,也经常见到单只活动的雄性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