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青海湖畔,生活着一种叫作普氏原羚的羚羊。由于环湖地区的生态状况日益恶化,这个过去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的精灵,已经面临着种群灭绝的危险,承受着来自人类和天敌的双重压力,水草丰美的草原早已不是它们的家园,青海湖畔的沙漠却成为它们的避难之所。
然而,近年来,青海湖畔沙漠中狼的数量急剧上升,据野外调查,新生普氏原羚幼羚至少有40%被狼捕杀。可以说,目前,普氏原羚面临着双重压力,一面是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自然界捕食者的惨烈吞噬。
普氏原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羚羊。人类怎样才能拯救这即将失去的精灵?
残酷的现实
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基因资源。一些植被、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仍处于原始状态,尤以名贵动植物繁多而闻名中外。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普氏原羚就生活在这里。
看到野生普氏原羚种群,令大家十分兴奋。这些可爱的羚羊处境堪忧:环湖地区的草场布满了高达1米多的网围栏,连绵的网围栏对普氏原羚的生存构成莫大的威胁。除此之外,狼的捕食则使普氏原羚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青海省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多次合作,对青海境内的普氏原羚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资源调查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发现普氏原羚目前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的共和、海晏、刚察、天峻四县的七个分布区内,且呈不连续的隔离分布状态,总面积约为825平方公里,种群数量仅300余只。
中国有三种极危级的有蹄类动物,麋鹿、野骆驼和普氏原羚。麋鹿虽然很少,但已有圈养种群,且管理很好;野骆驼有600多只,且在蒙古也有分布;只有普氏原羚仅存活在青海湖周围,数量很少,且目前还没有圈养种群。因此普氏原羚是最濒危的。”
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也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