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百年梦想绘世纪蓝图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05   作者:   资料来源:

  群山起舞,江河欢唱。青藏铁路,架起西藏通向世界的“金桥”,在世界屋脊上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一篇
  几代伟人成就天路”梦想
  一百年前,关于西藏的铁路,一位先行者开始了他的梦想。
  辛亥革命后,被迫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表了近20万字的名著《建国方略》。《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规划了“西北铁路”、“高原铁路”等七大铁路系统,共计106条铁路干线,约10万公里。“高原铁路”系统共规划16条铁路干线,其中“拉萨至兰州线”、“兰州至若羌线”经过今青海省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向西南通达西藏,向西北通达新疆。西藏的铁路首次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
  孙中山先生的大胆设想,对后来的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但是,因为国力和技术等诸多原因,这条铁路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始终只是一条“概念铁路”。
  1952年,国家护送十世班禅返藏,投入军马4500匹、骆驼30000峰、牦牛13500头。在2000多公里的行程中,30000多头牲畜抛尸沿途……
  深思熟虑的毛泽东以伟人的气魄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决断:要修一条把西藏和内地连接起来的路!他给邓小平和刘伯承的电文中指示:“把修筑道路及进军,作为解放西藏的第一步。”他命令挺进西藏的十八军:“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从1956年开始,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对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公里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1958年9月,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分别在西宁和关角隧道悄然开工。
  1974年3月和1975年3月,铁道兵第十师和第七师共6.2万人,奉中央军委命令先后开进青海,开始了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设。经过5年艰苦施工,青藏铁路越过盐湖,1979年铺轨至格尔木,全长814公里。
  从1983年开始,西藏自治区要求进藏铁路的报告一份接一份,是那么急切,那么渴望。这年夏天,中央领导到北戴河休假。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阴法唐也去了,他是去向邓小平同志汇报西藏工作的。两个人又谈起了修建进藏铁路问题。邓小平最后肯定地说:“看来还是修青藏路好!”
  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199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上再次提出修建进藏铁路,并得到了江泽民的肯定。
  2001年6月29日,是西藏各族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同时举行。江泽民为青藏铁路开工发来贺信。朱容基亲临格尔木市出席开工典礼,宣布青藏铁路全线开工!

  第二篇
  十万筑路大军肩挑天路”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十万铁路建设大军在青藏高原日夜奋战,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横穿千年冻土,翻过巍巍唐古拉,给世界屋脊披上艳丽的“彩虹”,用智慧和汗水书写西部腾飞、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
  青藏铁路开工前,有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因为风火山地下全是长年冻土,冰厚达150 多米。换句话说,风火山就是一座冰山,在冰山上打隧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2002年10月1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提前胜利贯通。雪山露笑靥,高原尽展颜。
  2002年9月26日9时19分,昆仑山隧道胜利贯通。十万建设者用肩膀扛起了青藏铁路一系列的“世界之最”,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铁路工程纪录,成为屈指可数的“世界名路”。
  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第三篇
  高原病零死亡率创奇迹
  青藏铁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横跨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无人区,铁路沿线大部分地区氧气含量仅占海平面的50%左右,极端气温可达零下40℃。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劳动能力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挑战。
  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到了西大滩,气短腿发软;来到昆仑山,如到鬼门关;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爬上唐古拉,伸手把天抓”。然而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在其历时数年的建设中,实现了非典“零发生”、鼠疫人间“零传播”、高原病“零死亡”,被中外医学专家赞为“高原医学的奇迹”。
  高原温差大,上厕所也是一件“要命的事”。因为晚上工人起床上厕所会因为气温过低而感冒,缺氧的环境中感冒很可能会转化成脑水肿或肺水肿,直接要命。
  2001年7月,中铁十二局先遣队伍一到高原,就有十几名职工感冒病倒。感冒在平原上是个小病,可在青藏高原稍不留神就会引发急性脑水肿、肺水肿。指挥长余绍水带领20多名医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样了解感冒的原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致病的疑点,最后他们也将目光盯在了职工夜间出户“方便”的环节上。因为工地住房密封保温,室内外温差高达20℃。厕所设在室内,容易污染室内空气,设在室外,职工夜间出户上厕所又容易着凉受冻。
  “建个木头房子式的活动厕所”设想付诸于实施,几天之后,这种设计独特的流动厕所运抵无人区。晚上推到宿舍门口,白天再推走。由此,职工感冒发病率大大减少。

  第四篇
  青藏铁路沿线“污物零排放”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极高。为满足客车在青藏线运行时“污水污物零排放”的要求,青藏客车对相关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首次在铁路客车上实现废水污物零排放。
  记者在列车上看到,车上装用了污物收集装置和废水收集装置。据介绍,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废水通过排水管系收集到污水箱,污水箱可满足连续运行18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厕所集便装置采用真空式,采用新型的真空喷射器,解决了高原低气压对集便系统真空度、抽取真空时间和冲洗循环的影响。
  根据安排,在格尔木站要集中进行吸污作业和垃圾回收作业,污物箱、污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后,再进入格拉段运行,完全可以保证污物污水零排放。
  如果从长远来看,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有专家认为,比如,西藏缺乏煤炭资源,人均产煤量只有6公斤,通过青藏公路运进区内的煤炭成本非常高,每吨达600多元,而在西宁,这一价格仅为160元至200元。
  目前西藏农、牧区的主要生活能源为木材和畜粪,在青藏铁路所经的藏北地区,居民靠砍伐坡上生长的爬地松作燃料,而爬地松往往要几十年的生长期,这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青藏铁路建设完成后,可以将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通过经济、便捷的通道运进西藏,满足西藏对能源的需求,从而为西藏改变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穿越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