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讲解: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广大建设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铁路”的要求,克服高寒、缺氧的重重困难,创造了一套全新的质量监控体系。
各位观众,这里是青藏铁路巴拉大才曲特大桥的施工现场,现在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为了保障冻土地区的施工温度,400多名铁路建设者正在紧张施工,要赶在明天早晨8点前筑好30个桥墩。 青藏铁路巴拉大才曲特大桥位于青海省境内可可西里南部边缘,海拔4700多米,是常年冻土区。特大桥设计全长1500米,由1000根桥墩支撑,为了保证桥梁质量,施工单位只能选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间施工。
如果在白天施工,气温比较高,孔挖开以后,冻土融化,桥梁承载力下降,影响桥梁稳定性。尽管我们施工条件艰苦了一点,但保证了桥梁的质量。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40多名工程监理人员正在给每一罐混凝土测量温度。混凝土温度低影响强度,温度高了就会使冻土融化影响桥墩基础的稳定性。
我们实行的是24小时现场全过程跟踪监理,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比如今年6月初在一次施工中,我们发现有五罐混凝土温度超过标准,因为超标我们当即责令倒掉不予使用。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铁道部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作为第三方,代表政府履行质量监督职能,推行“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质量管理新机制。并首次在铺轨前实施路基桥涵的线下质量评估。
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王志坚: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坚持了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用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做好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把关,特别是铺轨前对线下进行无损检测和质量评估,最大限度消除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使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质量经得起高原严酷自然条件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据介绍,目前已完成的1480万方路基、19910延长米的桥涵通过质量评估,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