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之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禹贡》等书中就有,但当时所说的昆仑究竟在何处,还不太清楚。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霍去病开发西疆之后,才得以实定。《史记•大宛传》中说:“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由于昆仑山一直与“河源”相联系,又有“导河积石”之说,昆仑山的范围,则随着中原人民对河源的认识而变化。
《辞海》和《中国自然地理》中昆仑山脉所包括的范围基本相同,但其内部划分却不同,前者把昆仑山脉分为东、西两段,后者把昆仑山脉分为西昆仑山、中昆仑山和东昆仑山。 西起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省境内。长约2500公里。古老褶皱山。西段为塔里木盆地,藏北高原的界山,西北--东南走向……东段成东西走向,分三支:北支为祁漫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东延为布尔汉达山及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南支为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
西昆仑山: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走向北西,平均海拔6000米,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等高峰都在7500米以上。
中昆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和柴达木盆地南缘,走向东西,山势稍低,海拔5000米左右,为一系列平行山脉组成,北支为祁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南支为可可西里山。
东昆仑山:在青海省位于东经:90°00′-98°10′,北纬35°30′-38°00′,东起约格柔曲,向西至贝提力克亚河源头,横亘于柴达木盆地以南,青南高原之北,是柴达木盆地与青南高原的分界山脉。 东昆仑山脉,近东西走向。在青海省境内东西长850公里,南北宽60-12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5000-6000米,西高东低,除西部极高山分布较广外,多数为高山,最高峰位于青、新交界处,名布格达坂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点。山岭北坡长而陡峭,群峰挺拔,雄伟壮观。南坡较短而和缓,相对海拔在500-1000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现代冰川,寒冻风化强烈。东昆仑山脉主要是由前中生代地层组成的古老褶皱山脉。昆仑山口海拔4772米,是青藏公路的交通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