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建设者人身安全?
青藏铁路沿线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左右。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上了青藏线,就是作奉献”。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下确保建设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铁道部和卫生部按照“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的原则,制定了完善的卫生保障措施,建立三级医疗保障机构,配备足够的医务人员,使医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比例达到1.5~2%,全线配备常规医疗设备3900多台(件),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送到工地医院得到有效治疗。遵循高原生理规律,所有参建人员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习服”一周后,才准许到工地劳动。限定人员作业时间,采用机械施工,降低劳动强度。医护人员为职工进行严格的工前、工中和工后体检,并免费提供医疗、抗缺氧药品和劳保用品,后勤部门提供良好的食物营养。
为了防止高原缺氧,建设单位在海拔4500米至5100米处创造性地运用高压氧舱,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空白。在世界上首次进行高海拔地区人工制氧科学研究。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研制出每小时生产24立方米高纯度氧气的高原医用制氧设备,并将这一技术总结推广,全线共建大型制氧站17个,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活跃的鼠疫疫源地之一,各参建单位严格执行“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制度。在低鼠獭地区集中建立宿营生活区,住地周围挖防鼠沟、设置防鼠网、防鼠墙,实施预防性投药。工地医院设有专门的鼠疫隔离病房和相应的医疗、防护、消毒等设备,做好处理突发疫情的各项准备。严密的防范措施,彻底阻断了鼠疫向建设队伍传播。
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下,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累计接诊病人49万人次,治疗脑水肿450例,肺水肿878例,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