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隆起较晚、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巨河大川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一个重要起源和分化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又十分脆弱。线路所经多为高原草甸地区,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的植被生长非常缓慢,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青藏铁路在设计时就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进行规划。在对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迁徙方向进行研究后,确定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的通道和数量。铁路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过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在施工时采取逐段移植的方法,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进行人工草皮培植。施工中积极开展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严格控制工程破土面积,有效保存地表植被和表土。在沿线沱沱河、安多及当雄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开展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研究,为沿线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为生态系统的重构和再生奠定了基础。